大豆油加工設備
1.大豆毛油過濾是為了去除毛油中的固體懸浮雜質,大豆油加工設備可通過板框過濾機進行過濾,板框過濾機屬于間歇操作。
2.大豆加工工藝—水化
大豆油加工設備水化是利用膠溶性雜質的親水性,將一定量熱水和稀堿、磷酸等電解質溶液,在攪拌作用下加入熱油中,使其膠溶性雜質凝聚下沉。同事可以洗去脫酸油中的殘留皂腳。
大豆油加工工藝水化脫膠的操作
將脫酸油預熱到預定的水化溫度30℃左右,然后加水水溫與油溫相等或略高于油溫3-5℃。大豆油加工工藝加水方式一般使用噴淋方式加水,使水成細線狀;水質為軟水。這是水化脫膠的重要階段,掌握好加水量、溫度和加水溫度。大豆油加工工藝中加水后要繼續(xù)攪拌,一般攪拌半小時以上。當磷脂膠粒開始聚集,應慢速攪拌,當液面有明顯的油路時,即停止攪拌。接著開始靜置沉淀,分離油腳。
3.大豆油加工工藝的堿煉
大豆油加工工藝堿煉的目的是脫除油中的游離脂肪酸,增加油的透明度,降低煙點,放置氧化變質。大豆油加工工藝可檢測過濾油酸價,根據(jù)酸價計算出理論加堿量和超堿量以及確定堿液濃度。將油溫、堿液升到60-65℃,用噴淋的方式加堿中和,在10-15分鐘內一次加完,同時快讀50轉/分左右攪拌,堿液加完后不能馬上升溫,要繼續(xù)快速攪拌30分鐘左右,同時注意觀察一直到油-皂開始呈現(xiàn)分離的狀態(tài)時,開大間接蒸汽使油升溫,油溫至70-75℃繼續(xù)慢速攪拌15分鐘左右即停止,在升溫過程中攪拌速度降到30轉/分左右,以防皂粒被打散。到達終溫后,皂腳與油易于分離并迅速下沉。
毛油酸價與堿液濃度的關系
堿煉是大豆油加工工藝的關鍵步驟,堿煉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精煉油質量的高低。堿煉實際上是一個酸堿中和的過程,基本原理是利用堿液與游離脂肪酸發(fā)生中和反應形成脂肪酸的堿金屬鹽,從而與油脂分離,而且在酸堿中和形成鹽沉淀的同時,將油脂中的磷脂、蛋白質、粘膠、色素等除去。
4.大豆油加工工藝-脫色
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色為間歇式生產(chǎn),適合經(jīng)脫膠、脫酸、脫水后合格的各種食用油的脫色過程,在進行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色前檢查脫色油罐的液位,確定油的重量,進而確定輔料的添加量,在大豆油加工工藝運作過程中,生產(chǎn)所用的輔料和水、電、汽等應準備充分,自動排渣過濾機應充分準備好,各閥門應處于正確位置。
然后開啟水環(huán)式真空泵,將脫色罐自動排渣過濾機抽真空,真空度穩(wěn)定在-0.085Mpa以上,打開脫色罐的加熱閥,給脫色罐的油加熱,當脫色油罐的油溫到105℃時,從白土進入口加入白土和活性炭,當白土、活性炭加完后開始計時,脫色30分鐘,溫度控制在105-110℃之間。大豆油加工工藝,當脫色時間到時,準備啟動自動排渣過濾機進行過濾。
5.大豆油加工工藝-脫臭
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臭是為了脫除油本身異味、加工過程帶來的異味和水份。
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臭操作
①脫臭罐抽真空:待脫色油進入脫臭罐開始時,打開真空管路上冷卻器排水閥,啟動冷卻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用真空泵將脫臭罐抽真空至接近-0.10Mpa,同時關閉脫臭罐冷卻水進出水閥門,并將冷卻盤管內的水排空,然后啟動導熱油爐開始升溫。
當油溫升到130℃以上時,開啟直接蒸汽。直接蒸汽量一定要控制好,讓油翻騰的同時,必須避免使油滴飛濺到罐上部,被抽氣管抽到真空系統(tǒng)去,大豆油加工工藝同時繼續(xù)用導熱油加熱,直到罐溫升到280℃左右為止。保持該溫度繼續(xù)抽真空,真空度維持在-0.10Mpa。溫度升到280℃開始倒計時,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臭時間6-8小時。
②脫臭油的冷卻,大豆油加工工藝脫臭過程結束后,對導熱油爐斷電而停止加熱,同時打開導熱油爐的自我循環(huán)閥門,讓導熱油繼續(xù)自我循環(huán);關閉脫臭罐上的導熱油的球閥和截止閥,打開脫臭罐上的冷卻水進出閥門對脫臭油進行冷卻降溫,待油溫降到70℃以下后,破掉脫臭罐真空,用油泵打入成品油罐準備包裝。
上一篇:葵花籽油精煉設備脫蠟工藝技術